一、泗洪概況
泗洪縣域總面積2731平方公里,轄22個鄉鎮和3個街道,人口110萬,是著名的螃蟹之鄉、名酒之鄉、生態旅游之鄉。泗洪擁有工業企業2000余家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0余家,是蘇北產業集聚優勢縣;擁有耕地約200萬畝、水產養殖近40萬畝,年產糧食100余萬噸、年產水產品約10萬噸,是全國綠色食品基地縣;擁有4A級旅游景區2個、3A級5個,年接待游客400余萬人次,是華東生態旅游知名縣。
近年來,泗洪在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的同時,還強力推進五城同創工作,并于2017年榮獲第一批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稱號。綠色生態是泗洪最大的自然資源優勢,中國第四大淡水湖—洪澤湖近40%水面隸屬于泗洪,境內洪澤湖水質達到國家三類水標準,地下水達到國家二類水標準,境內空氣質量達國家一級標準,成功創成國家園林縣城、國家衛生縣城。洪澤湖濕地景區已通過國家5A級景區創建前置評審,每年在此舉辦國際半程馬拉松、國際大圓塘垂釣等重大賽事。
二、主要榮譽
第一批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、國家園林縣城、國家衛生縣城、全國生態示范縣、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、首屆長三角地區最具投資價值縣市、國家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示范縣、蘇商投資中國首選親商城市、江蘇省金融生態達標縣、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縣。
三、交通區位
泗洪位于南京、徐州兩大都市圈交匯區,處于黃淮海經濟區、長三角經濟帶和沿海經濟帶核心承接區,坐擁江淮生態經濟區的“綠心”。泗洪與蘇皖六縣接壤,半徑2小時車程范圍內,覆蓋近1.8億人口的消費市場,是兩省邊界重要的商品流通、集散地。
連接新長鐵路和京滬鐵路的宿淮鐵路在泗洪設立站點,徐宿淮鹽高速公路從北部穿過,寧宿徐、許泗、宿揚高速公路縱貫全境,規劃建設途徑泗洪的合青高鐵、寧宿新城際鐵路,將大大縮短泗洪到周邊城市的時空距離。泗洪距京滬高鐵宿州東站約90公里,距規劃新建的徐宿淮鹽高鐵宿遷站約30公里;距徐州觀音機場及淮安漣水機場約110公里,距連云港白塔埠機場約160公里,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約240公里;距南京港口約200公里,距連云港港口約220公里。
四、投資載體
江蘇泗洪經濟開發區始建于2002年,于2006年被批準為省級經濟開發區。開發區總規面積60平方公里,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,七縱十三橫路網格局全面貫通,基本實現了九通一平。目前,開發區累計進區項目700多個,就業人口6萬余人。開發區以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、省級生態工業園區為目標,以產業集聚為核心,以擴大投入為基調,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升級,實現新型膜材料、機械制造、電子信息及文體產業突破百億級。
五、產業特點
經過多年發展,江蘇泗洪經濟開發區初步形成新型膜材料、機械制造、電子信息“2+1”產業體系。園區內分別設立了新型膜材料產業園、機械制造產業園、電子信息產業園、新能源產業園、網絡創業產業園、紡織服裝產業園、食品加工產業園、科技創業園等產業園及特色文體小鎮。
江蘇泗洪新型膜材料產業園—規劃面積3.5平方公里,入駐斯迪克新型材料、首義薄膜、豐遠新材料、精良高分子材料等企業,初步形成從母料加工、基材生產到功能膜研發的塑膜產業鏈條。
江蘇泗洪機械制造產業園—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,建成區9平方公里,入駐雙陽機械、千家匯紡織機械等企業,形成從模具生產到鑄件制造、精密儀器加工等產業鏈條。
江蘇泗洪電子信息產業園—規劃面積2.8平方公里,入駐超威集團、慶邦電子、格立特電子、林洋光電等企業,初步形成集成電路、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、通訊傳輸等四大門類。
中國泗洪文體小鎮—規劃面積2.8平方公里,入駐中國一鉛、祺洋航碳纖科技、摩騰運動器材、景程體育、昆侖體育等企業,涉及文具、球類、競賽自行車等產業。
六、文化旅游
近年來,泗洪逐步形成了以綠色生態游為主體,古色文化游和紅色經典游為兩翼的“三色”旅游整體布局,年接待游客400余萬人次。成功創建11個國家2A級以上旅游景區,其中4A級景區2個:洪澤湖濕地景區、雙溝酒文化旅游區;3A級景區5個:洪澤湖濕地觀鳥園、穆墩島景區、柳山景區、稻米文化館、洪澤湖濕地溫泉度假村;2A級景區4個:春到上塘紀念館、朱家崗烈士陵園、泗洪縣烈士陵園、雪楓墓園。擁有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1個、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、省星級鄉村旅游區6家、旅行社12家、3星級酒店3家、規模以上酒店和連鎖酒店21家。
投資服務熱線:0527-898986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