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本情況
宿城區是1996年9月伴隨地級宿遷市組建而設立的行政區域,是宿遷中心城市的主城區、座下區,是全市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科教、金融和交通中心?,F轄10個鄉鎮、6個街道、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,總面積854平方公里,總人口82萬。
2017年,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8億元,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.1億元,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達249億元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97.8億元,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091元,外貿進出口總額、實際利用外資分別達3.8億美元、5080萬美元,全區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、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。
境內坐擁“兩湖”(洪澤湖、駱馬湖)、“兩河”(運河、古黃河),中心城區綠地覆蓋率達42.6%、人均森林面積近20平方米,先后摘下了國家衛生城市、國家園林城市、國家節水型城市、全國綠化模范城市、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、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多項桂冠。近年來,宿城區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深入踐行“宿遷文明20條”,推動尊法用法成為習慣、禮讓行人成為自覺、誠信友善蔚然成風,連續11年被評為江蘇省“平安縣(區)”,文明宿城享譽全國。
二、區位交通
地處淮海經濟區中部,屬東隴海經濟帶、沿海經濟帶、沿江經濟帶交叉輻射區。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穿越城區,西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60公里,北離連云港白塔埠機場100公里,寧宿徐、徐宿淮鹽、宿新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,205國道、249省道、305省道縱橫交錯,合青高鐵已完成勘察設計招標,徐宿淮鹽城際高鐵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,“千里運河第一港”運河宿遷港二類水路口岸即將獲批,建成后將成為蘇北地區最大對外口岸。
三、產業特點
紡織服裝、綠色建材、智能電網(激光裝備)“2+1”主導產業集聚發展,激光裝備和綠色建材兩個先進特色產業園區發展迅猛,被評為江蘇省科技產業園。其中,2017年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41家,以化纖、高檔服裝、行業制服、毛紡、產業用紡織品為主要特色;規模以上綠色建材企業17家,主要產品包括裝配式建筑、保溫隔熱材料、節能門窗及型材、綠色裝飾材料、綠色管材、恒溫地板、光熱應用材料等門類;集聚激光項目30余個,產品涵蓋激光元器件及切割、焊接、熔覆、清洗、打標、醫療和家用激光設備等,多家企業產品是省內首臺套,處于國內乃至國際領先水平。圍繞打造創業名城,堅持以國家級返鄉創業試點為抓手,大力弘揚創業文化,積極培育創業主體,充分激發創業活力,“一村一品一店”建設成果豐碩,大眾創業、網絡創業蓬勃開展,擁有“淘寶鎮”5個、“淘寶村”31個,榮獲江蘇省“電子商務十強縣(區)”稱號,耿車鎮為“淘寶村”全覆蓋的鄉鎮。
四、投資載體
江蘇宿城經濟開發區于2002年4月啟動建設,2006年4月被江蘇省政府正式批準為省級開發區。2010年榮獲“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十佳經濟開發區”和“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經濟園區”稱號。截止目前,入園企業已達368個,已形成了紡織服裝、綠色建材、智能電網“2+1”產業和激光產業集聚發展模式。2017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85.4億元,進出口總額3.5億美元。
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,江蘇宿城經濟開發區采用PPP模式,聯合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約45億元,共同建設激光智造小鎮項目。以“華東光谷.智造之芯”為總目標,按照“產業、文化、旅游、社區”四位一體布局,打造多功能智慧型特色小鎮。目前宿遷激光小鎮成功入選江蘇省第二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。
運河宿遷港產業園位于宿遷中心城市南部、京杭大運河西岸,總體規劃面積45.2平方公里,核心規劃面積21.1平方公里。產業園以“物流產業核心區、綠色建材集聚區、臨港工業承載區、中心城市經濟新的增長極”為發展定位,牢固樹立“四海意識”,重點發展綠色建材、現代物流、外資外貿類重點產業,力爭把產業園打造成為宿遷聯江通?!俺龊?凇?、蘇北物流業發展示范區、國家級綠色建材產業基地。到“十三五”末園區將完成投入150億元,綠色建材產業年總產值200億元,物流業年增加值20億元,港口物流年吞吐量1000萬噸,集裝箱年吞吐量5萬標箱。